南洋时光里的马六甲

2025-05-07 09:23:40 沈怡廷 浏览次数 6

曾经,马六甲对我来说只是地理书上的抽象名词,但是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才发现它魅力非凡,是鲜活的历史长卷,是多元文化交织的绚丽织锦。

从吉隆坡TBS车站乘坐巴士,历经两个多小时,我终于来到马六甲。一下车,就直奔必打卡的鸡场街,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招牌琳琅满目。在娘惹糕点的摊位前,摆放着色彩斑斓、如同艺术品般的糕点,拿起一块放入口中,软糯的口感、甜而不腻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

不远处飘来咖啡香,走进一家传统繁忙景象:各国商船满载香料、丝绸往来穿梭,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汇聚于此,交流商品与文化。咖啡店,点了一杯当地的白咖啡,与别处咖啡的苦涩不同,它多了一份柔和细腻,据说这是融合了马来西亚独特烘焙工艺的成果。咖啡店的墙上挂着老照片,一边品咖啡,一边看照片,时光仿佛慢了下来。

沿着街道前行,来到马六甲河畔。河边古老建筑矗立,荷兰红屋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座建于17世纪的建筑,是荷兰殖民时期的产物,如今陈列着各种历史文物。站在河边,望着缓缓流淌的河水,我不禁想象几百年前这里作为重要港口的繁忙景象:各国商船满载香料、丝绸往来 穿梭,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汇聚于此,交流商品与文化。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留下无数珍贵遗迹。三宝山被马来西亚华人视为圣地,相传是郑和船队驻扎之地。山上遍布明清时期华人坟墓,墓碑文字虽模糊,却仍能让人感受到先辈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期许。宝山亭内供奉着郑和雕像,香烟袅袅,人们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航海家。

夜幕降临,马六甲换了模样。河边灯光亮起,倒映水中,如梦如幻。街头艺人开始表演,悠扬音乐在空气中回荡……此时的马六甲褪去白天的喧嚣,多了份宁静与神秘。找了家沿河的餐厅,点份海鲜大餐,感受夜晚微风,当最后一口煎蕊冰在舌尖化开,河岸传来晚祷的诵经声。

马六甲,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完美融合历史与现代,它不再是地理书中遥远陌生的名字,在这里,我感受到历史的温度,领略到文化的多元。此刻,马六甲在脚下,教育形成了一个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