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的褶皱里种满繁花

2025-07-09 11:11:28 王莉芳 浏览次数 8

最近,读到一位网友的评论:“即使生活蹉跎了我们,我们也要苦中作乐。”这不禁让我想起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写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的考验不是猝不及防便是相伴左右。多年苦心经营的事业可能在一夜间化为乌有;理想与现实之间深不见底的鸿沟像一道无形的壁垒……这些困境宛如层层枷锁,让曾经的雄心壮志在时间的洪流中逐渐黯淡,甚至迷失方向。

越是至暗时刻,越需要有苦中作乐的智慧。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三起三落仍始终保持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心境。被贬黄州时,他开垦东坡荒地,在“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寂中写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谪居惠州时,又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诙谐消解苦闷。这种将苦难酿成诗意的人生哲学,恰如尼采所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苦中作乐是穿越黑暗的明灯。当面对压力时,不妨想想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写的“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当陷入迷茫时,可以效仿杨绛在《我们仨》中的恬淡,在书籍中寻觅心灵的栖息之所;当遭遇挫折时,不妨大声吟诵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这些微小的明灯,在岁月褶皱里种下希望的种子。

生活或许会磨平我们的棱角,却无法熄灭内心的光芒。余华在《活着》中写道:“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充满力量的事”,而苦中作乐的勇气,正是这份力量的源泉。梅傲霜时花始艳,蝶破茧处翅方斓。尘世诸事,大抵如此——不经磨砺,怎见芳华?

让我们以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的热忱,在苦难与欢乐的交织中,浇灌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花,让每个平凡的日子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