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榜样力量 汲取奋进能量

2025-08-11 10:24:59 沈淑雯 浏览次数 24

编者按“嘉有好榜样·全国道德模范何少华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的影响力依然在景兴蔓延,来自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成员和远在海外的马来西亚员工难抑激动之情。下面一起聆听他们学习后的声音:

浙江省张小红技能大师工作室张小红:

从检修工到世界级维修专家,何少华凭借“钻、学、传”的理念,使得“土办法”超越“洋技术”。

钻:何少华自1995年来到秦山核电,一干就是30年,参与换料大修30余次,主持完成10余项重大维修任务,获得66项国家专利,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他对核电维修技术的不懈钻研。

学:何少华除了跟随师傅学习基本功外,下班后还常去别的班组“蹭课”,有外国专家来维修时就跟着学习,靠着一次次自主研发实现“从0到1”的技术攻关。

传:何少华积极带动工作室成员共同学习,培养出3位全国技术能手,1位“工人院士”以及15名高级技师、20多名技师以及一支满足核电特种维修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队伍。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更需要带领技术团队成员在学习和研究方面下功夫,立足于现场,面对问题要沉下心,不断总结经验;在试验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不断寻求创新,在实践中提升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

嘉兴市陆建新技能大师工作室钱雪峰:

当何少华团队在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被巴方人员由衷赞叹时,中国核电人用坚持不懈、求索创新改写中国核电技术的发展命运,向世界展现“中国功夫”的技术实力。

何少华深谙核心技术买不来,毅然带领团队在我国的技术空白领域奋勇开拓,以创新为刃,切割技术封锁的枷锁。

何少华三十年扎根一线的坚守,对我们这代青年犹如一面明镜。当“躺平”“速成”之风侵扰社会心态,他用行动诠释“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信仰。听了他的宣讲,我认识到创新和匠心的重要性。作为设备维保中的一员,我深知维修技术的重要性。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去攻克现场一个个设备难题,变被动为主动。如金加工,在零件加工的过程中寻找故障发生的源头,研究改进方法。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不断深入维修设备过程,必然会精进维修技术,向全面精益的设备保全工作迈进。

嘉兴市方瑞明技能大师工作室方瑞明:

当何少华同志站在宣讲台上时,我看到的不仅是一位全国道德模范,更是一个用生命丈量责任、用匠心铸造丰碑的当代楷模。

以生命守护生命:在每一次大修中,何少华都要穿越辐射剂量超标百倍的危险区域。当被问及为何坚持时,他说:“总得有人当这道安全阀。”这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担当,成就我国首个高辐射环境维修技术体系。

从跟跑到领跑:面对医用同位素装填这项“卡脖子”技术,他带领团队在模拟舱内进行了178次失败试验后,最终发明“盲装”绝技,让中国标准首次写入国际核医学装备手册。

听了何少华的宣讲,我将更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工作,严格把控每一个细节,追求卓越的工作品质。当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不逃避、不推诿,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不拘泥于传统思维,敢于挑战常规。同时积极向工作室成员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实际行动和成果来激励他人。

景兴控股(马)有限公司陈佳丽:

有幸在马来西亚通过直播聆听何少华老师及其徒弟的先进事迹宣讲,在聆听过程中内心深受震撼。何老师三十年如一日扎根核电维修一线,在高辐射、高风险、近乎零容错的环境中,反复推演、排障、创新,体现出令人敬佩的执着与韧劲。他勇攀科技高峰、突破“卡脖子”难题的精神,正是新时代奋斗者的最佳写照。

何少华老师主动承担传承使命,带出一代代“核电工匠”,是国家高级技能人才体系的筑路人。他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光芒,更在于它照亮后来者的路。企业中的人才梯队建设亦如此,既是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未来,我将以何少华老师为榜样,扎根岗位,精进技能,不断提升英语水平,把敬业精神转化为前行动力,把奋斗足迹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步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