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2021-09-11 16:13:24 张晓 浏览次数 522

年少时,仲夏夜乘凉,常躺在院外的老树下,竹席上四面来风。犹记一场景:我坐在竹席上把玩着爬行的知了,时而望月,月高悬东方高空,圆满无缺,柔柔洒落光辉,一时间分不清是灯光还是月光。那时不懂月亮,只觉得又高又远,反而是满天繁星更为迷人。但不知从何时起,竟再未仔细看过,也再没有遇过与此相似的月。

宿舍里呆久了,晚上也会出来乘凉解闷,或闲走漫步,感觉又像是回到了从前生活在农村的日子,月亮便也又开始见得多了。

一日在树下行走,抬头不经意间,从树的枝叶间隙看到杏黄色的月亮,朦朦胧胧一片,就像裹在巨大薄纱里发光的宝贝。路灯照到这里已经只能让我看清黑暗中各事物的轮廓,而月光成了远远的一处光源,缓缓照着,只有在树下时才能发觉。

突然想起“花前月下”一词,应是出自白居易的一句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这是古时的浪漫主义,朦胧之处,或许更能显出美人的绰约风姿来,幸而有今天眼前景状为证,也许真的就在花前的幽微处,朦胧的月光真就照映了男女的脸庞。中天的月亮尚未满盈,模糊暧昧,但并不像我构想中更接近古意的月。

回屋准备休息,关灯后,却没有想象中的黑暗。月光照到床前地面,也照在床单上,窗户因疏于打扫,光中带有些苍茫,一些细小的尘埃在其中漂浮。侧身躺在床上刚好跟月亮正对,窗外虫声唧唧,寂静与黑暗中,月格外明亮,如镶嵌在天空中的一颗夜明珠。李白诗云:“床前明月光”恰如此时此景,回想多年前的某个夜晚,一次回家时,我站在门外向里走,竟把院内地上白茫茫一片认成了满地霜华,但走近细看,才知是月光,方知古人诚不欺我。所谓“长安一片月”,料想现在家中也一定笼罩在同一片月光之中了,只是不知家中父母有没有望着满院清辉,也和我一样“竟夕起相思”了。再想起李太白写过的两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竟越琢磨越有滋味。遥挂长空的皓月,暇白中透着点青,如同一枚精致流光的玉碟。

小时不识的是天上的月,没有多看月,真是可惜了。如今每日望月,却越看越陌生了,月是故乡明啊。